主观题
材料: 下面是某老师的一段回忆: 一年级时,她时常一个人呆坐在教室的一角,不跟别的孩子交流和玩耍。 三年级时,她还是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,怯生生地看着周遭。 后来几年,她喜欢独自到图书馆读书,极少跟同学交往。 许多年后的一天,她出现在教室门口,小声对我说:“老师,您记得我吗?”我说:“当然记得,真高兴再看到你。” “小学时您教过我,我今天是有事找您,朋友说可以绝对信任您。” “我会尽量帮助你,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?”我问。 接下来几个月,我们经常见面,听她说童年的事情,说到激动处,她会尖叫,痛苦,听到她悲惨的童年回忆,我忍不住泪流满面。 我说:“对不起!真是对不起!我当时不知道,一点也不知道。” 大约六岁时,她就开始被酗酒的继父不断地谩骂、殴打、凌辱。可是学校的老师,都没有人注意到。 上了大学后,她再也压制不住了,常常自残。辅导员老师坚持让她接受治疗,但毫无起色。后来,她找到我跟她一起面对治疗的过程。 十年里,她不断跟我讲述她的痛苦经历,为此我读了很多有关书籍。 十年后,她恢复了很多,我也进步很多。现在,我会从隐而不显的线索中去发现学生面临的问题,并且想办法帮助他们。 我知道,没有人是完美的,可是,国家与家庭托付给我的孩子,我应该好好地去照顾他们,同样的错误如果再犯,实在是不应该的。 问题:从教师观的角度,你从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正确答案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华图教育题目解析]:【参考答案1】 (1)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,促进自身专业成长,才能够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。材料中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倾诉时,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提供帮助,同时也促成了自己的进步。因此,作为教师必须善于学习,不断学习,才能实现对学生全面的、最大程度上的帮助。 (2)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职业责任。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,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,培养其技能,更要关注成年学生的内心世界。材料中的教师在学生表现出交往不足时,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理问题,在与学生进行深入交谈之后,能够对学生提供帮助,并意识到“同样错误不能再犯”,这告诫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,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健康发展。 【参考答案2】 这位教师的回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,完成了现代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。 (1)在教师的角色方面,教师不止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,而这种发展不止在学业方面,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。材料中的教师在十年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,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,对于学生由于继父凌辱而造成的心理阴影“一点也不知道”,而十年后,教师“会从隐而不显的线索中去发现学生面临的问题,并且想办法帮助他们”。 (2)在教师行为方面,新的教师观强调教师的反思。材料中的教师能够反思自己的过失,认识到“同样的错误如果再犯,实在是不应该的”,体现了教师行为的转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