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单选题]
某人每天上下班,公司和家之间的距离有15公里。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包括出租车、公交车、地铁、自驾车、共享单车,以及这些工具的组合。如果他去问导航软件,导航软件可以根据他的要求以及实时路况,给出一个最优的出行方案。这在现实中往往是很有用的。然而,虽然有不少人会选择在工作地点附近买房或租房来解决通勤问题,导航软件却绝不会给出搬家的方案。因为导航软件的运行程序,或者说运行框架没有这种手段可供选择,但人却不会受既有框架的约束。
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:
A . 人工智能无法主动确定需解决的问题
B . 人工智能是在人类给定的框架下运行
C . 人类行为决策不能完全依靠人工智能
D . 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最独特的部分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参考答案:
B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答案解析:
本题为争议题
某笔选B;其他选C
第一步:判断题型------本题为态度观点题,方法为总结原文、选择最优
第二步:寻找重点
前四句举例某人上下班可选的交通工具,并指出如果他用导航软件,软件会给他一个最优方案,这在现实中很有用。第五句以“然而”转折,比前四句重要:人们会选择在公司附近买房或租房,但导航没有这种选项。尾句说明原因:导航软件的方案受限于它的运行框架,而人不会受到框架的约束。文段重点在转折后的内容,即导航软件会受限于给定的框架,B项为同义表述,当选。
第三步:分析选项
A选项:“主动确定”无中生有,所以A错。
C、D选项:文段论述的主体是导航软件,即人工智能,人类的行为是作为对比突出人工智能会受限于框架,人类行为非重点,所以C、D错。
故本题选B。
注:争议题是指各家答案不一样的题目。我们收录的各机构答案均来自于网络且有完整答案及解析截图,如果出现在我们公布完争议题答案后各机构更改答案,我们很开心。欢迎来电来函从知识层面探讨。
【2022-联考/福建-052】